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自2011年起已经连续成功举办14届,并在2023年,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排行榜观察名录。自2024年第十四届起将大赛名称改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数字素养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目前第十四届大赛已全部落下帷幕,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前言
大赛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分委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共同主办,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作为大赛的第一主办方,全面负责比赛的赛项确认、组织宣传、奖项评比、监督管理,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大赛概况
大赛设有大赛组织委员会、大赛专家委员会、大赛执行委员会、大赛秘书处等,大赛组委会是大赛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由联办单位有关领导和知名专家组成。
本届比赛新增多个赛道,目前共有七大赛道近30个赛项,具体如下:
1.信息技术基础赛道
2.“久其女娲杯”低代码编程赛道
3.“传智杯”专业信息技术赛道
4.“随机数杯”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赛道
5.元宇宙数字人设计赛道
6.数字农林赛道
7.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
其中除信息技术相关赛道外,今年首次设立“数字农林赛道”。该赛道基于国家新工科与新农科背景,契合国家农、林、水数字化建设战略定位,符合新时代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旨在推动各级院校学生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农业、林业、渔业、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数字素养、人工智能交叉融合能力。
还增设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该赛道契合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精神,引导高等院校学生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其它各赛道内容如下:
1、信息技术基础赛道 包含
(1)信息技术与素养赛项;
(2)WPS AI智能办公赛项;
(3)办公技能应用赛项(Microsoft Word);
(4)办公技能应用赛项(Microsoft Excel);
(5)办公技能应用赛项(Microsoft PowerPoint);
(6)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赛项;
(7)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赛项;
(8)计算机行业技术用语赛项。
该赛道与微软,金山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合作,将体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元素,如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融入到各个赛项之中,助力学生从信息素养向数字素养的升级。
2、“久其女娲杯”低代码编程赛道
该赛道主要进行低代码编程竞赛,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考察选手产业认知能力、信息化意识、数字化思维、项目化逻辑等综合能力及素养,掌握利用低代码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技术路径。竞赛命题涵盖业务需求分析、数据填报收集、数据模型构建、生产流程融合等环节,旨在培养选手快速应用新技术、探索新业务变革以及领域创新的能力。
3、“传智杯”专业信息技术赛道 包含
(1)程序设计挑战赛项;
(2)Web前端微信小程序开发赛项;
(3)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赛项;
(4)云计算大数据赛项;
(5)软件测试技能赛项;
(6)视觉艺术赛项。
该赛道连接并赋能各类型院校,始终坚持为计算机教育人才培养助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迫切需求。
4、“随机数杯”人工智能产业应用赛道 包含
(1)人工智能编程赛项;
(2)数据标注赛项;
(3)AIGC数字艺术设计赛项。
该赛道定位于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和实践,把人工智能产业真实的技能要求、能力要求体现在竞赛内容设计当中,并在竞赛环节融入实战项目案例。赛道包含的三个赛项均为当下人工智能产业迫切需要人才的领域,为解决大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的就业竞争力提供帮助。
5、元宇宙数字人设计赛道 包含
(1)3D数字人设计赛项;
(2)二次元数字人设计赛项。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来临,数字人设计成为了创新前沿领域之一。元宇宙数字人设计赛道,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对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别是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在集体创作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作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同时展示学生们对数字人设计的创意成果,进而持续推动元宇宙行业的创新与技术发展。
6、数字农林赛道 包含
(1)数字农业赛项;
(2)数字林业赛项;
(3)数字渔业赛项;
(4)数字生态保护赛项;
(5)数字乡村赛项。
7、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数字艺术赛道 包含
(1)民族非遗文创设计赛项;
(2)数字舞蹈编排赛项;
(3)民族数字绘画赛项;
(4)数字音乐创作赛项;
(5)虚拟展览设计赛项。
本届自2023年11月启动,历经一年,吸引了全国众多优秀大学生参与。本次大赛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各类高等院校,参赛人数众多,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和信息素养方面的实力与潜力。
三、比赛进程
校赛阶段大赛自2023年11月份各赛道陆续启动,举行了多场线下宣讲和启动工作,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在本次竞赛活动期间,各项赛事均得到了有序而高效的组织与执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比赛模式,有效拓展了参与范围,让更多学生得以融入其中。在本次竞赛活动期间,各项赛事均得到了有序而高效的组织与执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比赛模式,有效拓展了参与范围,让更多学生得以融入其中。这种参赛方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为参赛者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参与途径。线上平台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在线评分系统等,增强了比赛的公平性。
在比赛的评审阶段,除了采用了平台自动评分方式,还有评委评审相结合的方法,依据一套严格的评分标准,确保了评审过程的公正性。这一做法为最终确定获奖名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有力的保障。
这样的做法不仅提升了比赛的公平性和专业性,也为参赛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竞技平台。
在决赛阶段,各竞赛赛道均实施了有序高效的组织工作。主办方领导莅临现场,为荣获奖项的院校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彰其卓越表现。不仅体现了主办方对本次竞赛的高度重视,也极大地鼓舞了参赛师生的士气与热情。颁奖仪式上,主办方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肯定了所有参赛队伍在比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创新思维、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并强调了这类竞赛对于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促进产学研融合的重要作用。
在决赛阶段,还设有圆桌会议环节,旨在深化评审专家对比赛评审环节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与交流。会议现场氛围庄重而有序,与会者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宝贵经验。
五、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懈努力,进一步增强大赛的影响力及参与规模,致力于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同时,我们将更加重视赛事内容的设置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对接,旨在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准专业人才。此外,我们也将深化与各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
六、结语
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也推动了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感谢所有参与大赛的师生们,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大赛的到来,共同见证更多优秀人才的涌现!